新聞

2024年12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沙田循道衞理中學 - 2024年12月
創新推動跨科學習 英語昇華藝術教育
沙田循道衞理中學自1983年開校,春風化雨超過40載。作為區內知名的英文中學,一直廣受家長歡迎,教育成果有目共睹。張翠儀校長表示:「學校一直重視學生的全人發展,近年,更著力推動跨學科課程及學生的體驗學習」。適逢40周年校慶,學校以跨學科英語閱讀為主軸,延伸至英語音樂劇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(Alice in Wonderland),讓學生從英語應用,昇華至藝術與創意,創造不一樣的英語體驗學習之旅。
研究原文加入創新元素 賦予藝術全新生命
跨學科學習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繫,促進全面的知識架構。為此,學校的Language Across Curriculum(LAC)團隊深入研究世界著名兒童文學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的原文,加入現代元素,並新增續集《愛麗絲鏡中奇遇》(Through the Looking-Glass)的角色,站在不同角度欣賞文學作品,賦予它全新的生命。
通過一系列的安排,學校成功營造熱烈的氛圍,讓同學共同參與,充分投入到音樂劇中,激發他們對閱讀經典文學的興趣。英文科陳錦嫦老師表示:「在演繹的過程中,同學可以將自己的知識、文化元素熔煉到英語當中,使角色具有屬於他們的部分特質,感受英文的多變與創新,將英語學習推展至表演藝術與創意思維的領域,令英語學習更有活力。」
全情投入音樂劇 延伸深度學習
為了幫助學生全情投入音樂劇,學校會於表演前就着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的內容進行文本導讀。各級英文課堂亦展開豐富的課程與活動,以增進學生對故事的基本了解,為音樂劇做好熱身。例如讓同學摘錄故事中的佳句,並配以插畫圖解;用故事中其中一頁的文字,創作一首Erasure Poem刪除詩。在音樂劇的推行過程中,老師產生大量創新點子,將英語與各學科扣連,深化跨科學習成效,達至教學相長。
跨科學習建構知識框架 英語音樂劇應用所學
是次音樂劇以靈活有趣的方式融入到不同知識領域,例如主角愛麗絲跌入兔子洞的劇情,可以連繫科學概念;從白兔先生一角教授數學的「兔子數列」(又名「費波那契數列」);安排同學創作「Fibonacci poetry」,讓他們明白到文學創作亦可以與數學概念相結合;音樂及視藝科組亦會配合,教導同學唱音樂劇的歌曲、以愛麗絲為主題創作海報等。
此外,音樂劇完滿結束後,校方亦會有後續的跟進,希望同學能夠保持對於文學經典著作的熱誠與好奇心。例如將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中瘋狂世界與魯迅的《狂人日記》聯繫並互相比較,藉中西文化之間的互動,讓同學產生更深層次的領悟。
台上重新詮釋故事,校方亦讓台下的同學透過線上論壇進行討論,從不同角度去思考。英文科歐美恩老師分享指:「讓中四、五的同學在欣賞表演後,分析故事與音樂劇的分別,為何有這樣的分別,想表達的是甚麼概念。讓同學從音樂劇的表演,引發更深層次的思考,給予同學更多啟發。」
推動全人發展 啟發學生成長
張校長着重學生的全人發展,透過音樂劇不僅帶動學生的學習、興趣與創造力,更是帶來了同學檢視自己成長的契機。原著的焦點放在主角的冒險之旅,而音樂劇則強調愛麗絲的成長。故事中每一個角色都有其帶出的信息,對白亦是別有深意。陳老師補充,例如「Mock Turtle」一幕,假海龜以自己的成長經歷鼓勵愛麗絲,對白「You take time to get there」中的「Get there」代表「to success」之意,讓學生領會箇中的深意,產生共鳴。透過正向意義的內容,使英語不再局限在學術的領域,而是轉化為對學生成長的啟發,帶動學生全人發展、價值觀建立,成為同學們無形而重要的得着。